【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招财猫配资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是本届全运会区别于历届全运会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历史赋予粤港澳三地的特殊使命。”在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阐释了这届全运会举办模式创新的重大意义。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佟立新在发布会上介绍,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竞体比赛项目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其中57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在介绍赛事安排的特色时表示,按照“广东为主、港澳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市特色和项目优势,充分尊重港澳意愿,把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其中,香港承办包括击剑、场地自行车等项目在内的8个竞体比赛项目(包括39个小项)、1项群众赛事活动(包括6个小项);澳门承办包括乒乓球、女排等热门项目在内的4个竞体比赛项目(包括14个小项)、1项群众赛事活动(包括8个小项)。另外,珠海、香港、澳门共同承办的公路自行车比赛和深圳、香港共同承办的马拉松比赛将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
王曦还介绍,组委会将通过智能通关保证跨境参赛观赛顺畅高效。比如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以40公里以上的时速,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将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将超3000人招财猫配资,便捷的通关将让参赛和观赛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这将为未来大湾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积累宝贵的“全运经验”。
发布会上,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已参加了7届全运会。今年的十五运会上,香港将承办十五运会8个竞赛项目,包括男子22岁以下组篮球、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球、男子手球、七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和沙滩排球项目,以及1个群众赛事活动保龄球项目。目前所有竞赛项目的测试赛已经顺利完成。
陈国基还表示,香港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包括今年启用的启德体育园,加上中环海滨、维多利亚公园等场地,展现香港的国际化多元特色,为这届全运会增添魅力。
在谈到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全运会的意义时,陈国基表示,它不但能提升香港筹办大型体育盛事的能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更是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契机。比如,本届全运会举行了两项跨境赛事,正是我们迈向新篇章的最好展现。跨境公路自行车赛和田径马拉松赛事从比赛的路线设计,到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车辆的快速通关,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筹划和密切配合。这种跨地域的合作模式,不只提升了大湾区联合办赛的整体竞争力,也促进了大湾区民心相通。
陈国基还表示,全运会将粤港澳三地的优势资源进行互利互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体旅融合。同时,全运会以赛事激发市民的热情。一方面,香港市民直接参与国家盛事,主场观赛,见证国家运动健儿们拼搏的精神,相信可以深化国民的自豪感;另一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别招募了超过17000名志愿者,是香港历来最大的志愿者团队,他们的身体力行,将极大增进香港社会凝聚力,也会充分表现香港市民服务社会的热诚,以及对国家盛事的支持。
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向记者介绍,澳门赛区有多项精彩赛事,其中有备受国人喜爱的乒乓球和女排项目;同时,在11月份全运会期间,将迎来澳门年度国际体育盛事——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届时全运会和大赛车联手,将会形成大赛车遇上全运会的精彩场面,这种速度与激情的相遇,相信会为世界各地的体育迷留下难忘的记忆。
柯岚还表示,全运会对于澳门而言,不仅是十几天的赛事,更是“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让世界走进来”的重要契机。我们将借助全运会的平台,进一步深化文体旅资源的交汇发展,推动“赛场即景点、观赛即旅游”的融合模式,将精彩的赛事转化为深度融合文体旅的超级媒介,体现全运会的核心价值,也凸显澳门历史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荟萃的城市特质。
(本报记者 王东)招财猫配资
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